這個月的交換計畫裡,每天都過的相當充實,無論是學校的課程、日常生活、校外教學、假日旅遊都有很多值得讓人回味的回憶和心得。德國真的是個好地方,很慶幸第一次出國就是去德國,也很慶幸參加學校的這個交換計畫,讓我的眼界開了不少也想得更多!
首先,在學校課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國際交流課程」,我學會了如何用更客觀的角度看台灣並且更認可台灣的文化。之前還沒有出國的經驗,只會盲目地一起和別人貶低台灣文化和社會民情,或是像廣告招牌等等的生活瑣事,但上完課後我發現這些都是屬於台灣文化的一環,所謂的文化沒有好壞,只是在這之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變得更好,和外國相比,有些甚至是只有台灣才有的文化特色。
德國的飲食習慣和台灣的熱食文化截然不同。剛到達斯圖加特的前一兩個禮拜,起初還很享受每餐都是吃義大利麵或是披薩,到後來發現德國人的飲食是較重口味的,且很少有像台灣自助餐一樣單獨處理某種蔬菜的料理,因此會開始自己嘗試下廚做些口味較輕淡的食物!除了食物之外,德國人的飲料大概可以分三類:啤酒、可樂、咖啡,因為種類並不多,因此在第一個禮拜已經開始想念台灣的奶茶、豆花、豆漿、燒餅之類的台灣食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烤肉和台灣烤肉的方式、格局截然不同,台灣人用木炭和嘴巴升火,烤一小小片的肉,德國人則是一大包木炭、油、噴槍、大塊肉片(好比牛排一樣);由此可以知道大國家和小國家做事風格的差別和氣度,雖然用烤肉一事說嘴,但我想從這種小事情便可以強烈的感受到國情的差別。
德國是汽車工業王國,無論在哪個城市在路上可見許多高級房車、跑車、重型機車,但是很多年輕人都是騎腳踏車。我覺得這樣的城市很吸引人,不僅僅可以看到他們對於汽車品質的執著,當每天也看到許多人騎著腳踏車出沒,會覺得是個均衡發展的城市,當然也能從他們生活中的小細節看到很多對於環保的重視,例如寶特瓶的回收、公共垃圾桶的分類措施。
課堂中我們去了很多地方,例如海德堡、賓士博物館、保時捷博物館、登山等等,體驗到了很多美景、城堡、和超高規格博物館的氣派!也能夠在每一座教堂和每一座城市中了解他們的文化歷史背景,也可以在導覽員和古蹟保護程度上看到他們對於自己文化歷史的重視。所有旅程經驗裡讓我感到最印象深刻的是賓士博物館和在湖裡游泳的經驗。斯圖加特的汽車博物館空間設計和動線規劃、還有一些和觀眾有互動性的機關真的都是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賓士博物館,連電梯、置物櫃設計等等,大至電梯和整個博物館風格是多麼的融合統一小至置物櫃的設計,都能體會到無論是大是小他們對於細節和感受的敏銳。
在湖裡游泳跳水的經驗,則感受到了他們對於小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且也因為這次的經驗讓我體會到了「最實體」的勇氣。在湖裡游泳無法踩到底會讓人畏懼,所以跳水需要的勇氣更不用說了,更何況我是個游泳不會換氣的人,但是可以看到德國人從小孩到大人無一不是玩得盡興的,甚至是跳水的人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很樂在其中,於是我也鼓足了勇氣學著如何放鬆、飄在水上然後嘗試跳水,在好幾公尺高的地方真的需要勇氣但也會讓人變得更大膽!在跳完水後也深刻地體會到「If you never try, you never know」!跳水真的太好玩了!雖然說兩次的跳水都有尖叫陪伴,但是無可否認地是我也同時突破了自己!
在最後一個禮拜,我和德國學伴Ngoc及Maggie去柏林和漢堡自助旅遊!分別待了三座大城市:斯圖加特、漢堡、柏林後,發現每個城市的風格截然不同。斯圖加特有較樸實的建築,沒有成群的老舊樓房或是設計感特別強烈的建築,給人輕鬆的感覺;漢堡,有較多磚製的老舊建築,但是在其中又穿插著具有現代感的建築,有些樓房甚至有著一整棟的塗鴉和引人注目的油漆,河流圍繞在每一區樓房周圍,從整個城市的風貌就能體會到海港城市的活潑隨性愜意的氣氛;柏林則是個時尚的城市,雖然也有較老舊的建築,但更多建築是使用大片的石頭做外觀。柏林的色調是舒適時尚的米黃色,每一條街道充斥著畫廊、經過設計的櫥窗,漫步在柏林真的可以體驗到何謂首都的感覺。
在這次的旅遊中,不僅僅開了眼界、也感受到了自己是多麼的薄弱、有多少的潛力能發揮,又或是了解自己有多少空間可以進步、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充實自己。和德國人相處,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他們對於自我的重視、對於許多事情的執著,我想德國人應該不是嚴肅而是他們對於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堅持。在他們的打扮穿著上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品味和風格,同時在建築和室內裝潢甚至是每個人的房間擺設也都可以發現這一點。在德國生活了一個月,我強烈地感受到一個德國是如何的興盛,不像東方國家一樣強調團體、大我,他們則是以每個獨特的個體組成一個有格局、大方、多元、創意的國家。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強國是擁有42支色筆的色筆盒,東方國家較像是42支一樣顏色的色筆盒,而德國則是擁有42支不同顏色的色筆所組成。加上上述的烤肉事件,這次來德國真的是一個機會教育也大大的開了眼界,體會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
最後,我也想分享「Just do what you want」這句話。在台灣以及和他人相處,我總是會顧及到他人的想法和情緒,但是在德國,大家則是在乎「你,怎麼想?」「你想做什麼?」我想這應該也是為什麼外國人善於表達自我和舉一反三。若不衷於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你又是要怎麼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東西?若是人云亦云,根本不是做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個性、處事態度小至自己的穿著,若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你要怎麼和別人溝通、交換觀點、激盪出新的想法?「認識自己」這一點很重要,尤其對設計系的學生來說,而「肯定自己」,那一份自我認同感、那種自信兩者都是不可或缺!這趟旅程中風景固然美麗,但德國人的人文、想法、生活和價值觀更讓我著迷,這次的交換計畫真的很慶幸自己認識了這麼多的德國人、體會他們的生活又是從他們的生活和舉止之中得到這麼多的收穫和想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