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生聚餐.JPG

一、文化衝擊

第一次來歐洲交換半年,我既期待又興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來荷蘭,雖然小時候轉機有經過荷蘭,但在荷蘭唸書和生活方面還是沒什麼經驗。我清楚地記得,8月15日那天剛抵達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機場,我完全沒有任何頭緒,我當下只知道要搭火車到我所居住的城市,但具體的地理位置或是火車票如何購買,應該在幾號月台等候,我腦袋一片空白,幸好我在抵達荷蘭前有上網查詢過荷蘭大眾運輸工具的票券使用和購買方式,與台灣不同荷蘭的交通卡俗稱 OV card,類似於我們在台灣的悠遊卡,但光購買一張空卡就要 7歐,而且儲值還只限銅板跟信用卡支付,這一點我覺得非常不友善。搭上火車後,車廂內的一切都讓我震驚不已,垃圾佈滿整個地板,座椅的椅墊斑駁,整個車廂都充滿垃圾堆積的酸臭味,但好在阿姆斯特丹離我居住的城市(愛因荷芬 Eindhoven)不遠。

由於我選擇交換的這一學期剛好處於新冠疫情的階段,因此我很擔心荷蘭會不會和美國一樣依然存在著嚴重的種族歧視,尤其對於亞洲面孔,但事實卻我所想的完全不同,我選擇交換的學校為方提斯應用科技大學(Fontys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該校位於Eindhoven 的北部,當我一下車,我發現這個城市其實就是翻版的新竹科學園區,周圍矗立多家科技公司,火車站內部擺設也充斥著許多科技元素。當踉踉蹌蹌的提著兩個29吋的行李箱準備轉乘巴士時,卻發現巴士站前是一段高聳的階梯,我當下只好硬著頭皮使出全身的力氣提著我的行李箱一階一階的往下走,但走到一半,赫然發現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叔好心地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忙,我婉拒他了,因為我還是擔心被偷竊的風險。但在荷蘭生活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荷蘭人普遍都非常友善且熱心,不論是去餐廳吃飯還是買東西,店員都會使用荷蘭文打招呼,他們不會因為我是亞洲面孔就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反而把我們當作當地的荷蘭人對待,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欣慰且窩心,也對荷蘭這個國家增添了更多美好的印象。

匈牙利.JPG

二、面臨最大的難題

在荷蘭交換的將近5個月裡,我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有好的當然也有壞的,雖然大多數的問題都有順利解決,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課業上的問題,雖然我選擇交換的課程學分數不多,但荷蘭的教學模式和台灣還是非常不同,大部分的課程,教授只會在前兩堂概述此課程的大綱和期中期末的打分基準,通常上完前兩堂課,教授就會佈置作業,而這份作業的繳交期限都會介於期中至期末之間,在繳交時間截止前這段時間,教授都會技術性地放假,他們俗稱「讀書假」,此假期通常兩到三週是基本,但也有少數放到將近兩個月。這次我所遇到的難題就與課堂作業有關,我選修的其中一堂叫作「全球行銷學 Global Marketing」的課程,這堂課只需發表期末成果即可拿到學分,那時我還沒認識什麼朋友或同學,所以在分組環節我只好找附近的同桌與我一組,我與兩位香港人,一位日本人和一位匈牙利的女生同組,起初我以為這份期末作業應該能提早完成,因為我們在 research 的部分都分工合作非常有效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部分要完成,但就當我以為事情進展的很順利時,那位匈牙利的組員卻跟我們說她因為還有其他課程要趕進度,沒辦法幫我們聯絡到教授討論我們報告的主題和進度,就這樣這一份報告一路從9月拖到截止前一天才完成,但在提交前才發現原來那位匈牙利的組員沒有完成她自己的部分,當下也聯絡不到她,最後我們只能連夜將她的部分做完,經一事長一智,希望日後不論在什麼場合,都能與共事的夥伴相互配合並且在目標上達成共識。

法國.JPG

三、最有興趣或成就感的課程

獲得最多成就感的課程必然是「中文課」,一開始很多外國朋友對於我選擇中文課感到很疑惑,我的母語是中文,為什麼還要修中文課。我承認起初我是為了選一堂輕鬆就能過的課程,而中文課就是最佳的選擇,我不需要預習或是複習,更不用準備考試內容,但等到正式上課時,我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簡單,因為大多數修習「中文課」的同學都是來自歐美系國家,所以老師會指派幾位有中文基礎的同學負責教導其他學生學習中文,而我就是那其中之一,我從沒想過說了21年中文的我,竟然有一天要教別人中文,我當下無比緊張,因為我知道教導他們的同時也要對他們的學習成果負責任,所以這不僅僅是我單方面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對方給我的回饋,但因為這堂中文課,我認識更多來自各國的朋友,有西班牙人,摩洛哥人當然還有荷蘭人,我能在教中文的同時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和他們探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這就是來荷蘭交換最大的收穫,在荷蘭發生的種種回憶和經歷就是我申請交換最初的動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同大學大同寶寶 的頭像
    大同大學大同寶寶

    人在他鄉大同人

    大同大學大同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