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擊
剛到德國的時候有兩個比較不習慣的地方,第一個是德國商店的營業時間,沒有像台灣有24小時的便利商店之外,所有店家幾乎都在晚上八點就打烊。除了部分餐廳、咖啡廳會在星期日營業,其他的商店在星期日都不會開,聽德國的朋友們說,這是因為星期日是大家休息和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第二件事是關德國的大眾運輸,一開始會覺得這裡的交通票很貴,但是就了之後反而會覺得很划算,和台灣的公車、捷運以次計費不同,德國的交通票是以時間長短或是區域來計費,周票、日票、月票或者是10、20區來算,買了票幾乎就可以搭乘該區內的Sbahn、Ubahn或者是公車,其實對學生或是一班通勤的上班族來說是很划算的。Sbahn、Ubahn分別類似台灣的捷運或是輕軌列車,但是不同的是紹下車必須要自己按鈕開門,這讓一開始還很習慣台北捷運的我們來說、常常會站在門前發呆,直到下一刻才回神:原來是要自己開門!而鬧出笑話。
另外,搬進宿舍之後,認識了從世界各地一起來德國學習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聊天、分享自己國家的事情、自己求學的過程和對人生的想法,也讓我大開眼界!雖然一開始會對於其他人的生活習慣、作息或者是飲食有些不習慣,但是透過溝通,我們最後也都變成很好的朋友。
最後,還有一個讓我感到文化衝擊的地方是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剛到德國和各個國家的交換學生一起上德文課的時候感覺還沒有哪麼深刻。但是,當系上正式開學的時候,我發現班上的德國同學發言很踴躍!在台灣,通常都是以聆聽老師授課為主、學生有問題大部分都是在下課時去向老師提問。但是在德國,學生只要有不理解或是不贊同的部分、便馬上舉手詢問、或者是表達自己的意見,這讓我覺得很驚訝。而老師通常也不會反駁或是反對不同的意見,因此,一堂課下來,通常會出現許多不同的觀點、解決方案等。相較於台灣學校的授課方式,德國教授們比較傾向讓學生自己去找資料、多看新聞、雜誌,到了下次上課時,同學們幾乎都有新的觀點和收獲可以和老師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就把課堂上、在書本上看到、所學到的策略、理論等都運用到課堂上或是案例的討論中了。
面臨最大的難題
在德國,有許多課程都是以英文授課,但是,對我來說,英文授課並不是最大的難題。相較於其他人,我比較不擅於表達,因此,在學的這段期間,我試著去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意見,並且藉由系上許多上台報告的經驗來訓練自己語言表達的能力,因此,整個交換學期結束,雖然還稱不上是好的報告者,但是已經不會像以前一樣那麼懼怕上台發言了。
最有興趣或成就感的課程
我最有興趣的課程是國際企業及策略管理,這兩堂課是上下學期有連貫的一個課程,在這之中我們有做一個課堂中的活動及報告,他是讓我們全班分組,每一組都是一家手機公司,教授會在每一回告知我們大環境的趨勢、或是突發事件,我們則必須調整我們生產線、財務及各種行銷手法來和班上的其他組別來競爭,並在期末之後向大家報告我們這一年來所做的策略、行銷手法等事怎麼影響整個公司走向和針對我們遭遇的困境或是當結果不如預期時我們的檢討結果為何。這讓我受益良多,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實際了解到平常學習到的理論能夠如何運用在實際的商業活動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