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謝謝大同大學與京都工藝纖維大學有交換學生的機會,讓我在學習生涯中有了一段特別的回憶;謝謝大同大學的老師們的提拔,讓我能順利地到日本交換;謝謝京都工藝纖維的老師們,在交換學生這段期間的教導與照顧;謝謝教育部頒發學海飛揚獎學金,讓我可以去體驗更多不同的文化、習俗、設計等等;謝謝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的朋友們,在這段期間課堂上的幫助,以及帶我們去體驗不同文化生活,給了我很多不一樣的回憶;謝謝我的家人給予我支持,讓我有勇氣去申請交換學生;這段期間真的有太多的感謝,謝謝有大家的協助及支持,才可以順順利利的去日本學習,擁有很多特別的回憶,謝謝。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簡介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英文名稱: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在京都市左京區的日本國立大學。學校主要分成兩個校區,西校區(圖中左)及東校區(圖中右),西校區主要是生命物質科學領域及設計工程領域的校區,東校區主要是科學建模領域及體育館。圖左下為設計經營工學科系的大樓,也就是平常上課和研究室所在的地方,學校的食堂(圖右下)是由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畢業的名建築師所設計的。學校的周圍種滿銀杏樹,每到10、11月時期,學校遍地就會灑滿金黃的銀杏葉,還可以聞到銀杏果實散發出特別刺鼻的味道,此時,就可以感受到日本的氣候的不同,導致所生長的植物與台灣不盡相同。
國外研修課程介紹與學習-成就感的課程
在申請交換學生時,就必須要選擇指導老師,而當時我選擇木谷庸二老師作為我在交換期間的指導教授,木谷老師所擅長的領域為設計經營,因為本身對日本人行銷學這塊感到有興趣,像是日本人會運用慶祝節日時機,舉辦特別的活動,或是把行銷這塊投注在包裝設計上,因此想要藉由這個機會,從木谷老師身上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
在課程的選擇上,除了必修課設計管理(デザインマネジメント演習),簡稱DEM,另外,考量自己日語的能力,選修英語授課課程,Andrew老師的電腦設計繪圖(Computational Design),以及水野老師的日本語課程。
設計管理課程,這次主要探討產品如何運用雷射切割的特性,而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統。這門課程必須和組員一同討論,在和組員討論的過程並不是如此的順遂,一方面是語言表達的問題,另一方面是還不了解日本人討論的模式。雖然組員們不會每次贊同我的想法,但每次的討論前,我都會準備一份簡報,以圖片或繪畫的方式來表達我的想法。而每次的討論,我也很感謝組員們都會為我翻譯成英文,也都會尊重我的意見。雖然在期中我們的表現所拿到的分數並不是很好,經過組員們日以繼夜地長時間討論,也和老師每兩個星期的討論,聽取老師給予我們的建議,最後我們這組還是很順利的發表完成了這項作業。
我們這組的主題是客製化收納盒,我們發現想要收納的空間,市面上的收納盒並不能完全符合我們所需的尺寸,因此,我們藉由網站的設計,讓顧客能依照自己的需求,設計出專屬於自己的收納盒。
碩士論文的實驗-面臨最大的難題
以研究所二年級的身分去交換,因為碩士論文的主題也剛好需要日本人當受測者做實驗,於是趁這個交換的機會在日本做實驗,但真正的困難正要開始,實驗的對象要有設計背景的和沒有設計背景身分的受測者,總共要四位,但所認識的日本人都是有設計背景的朋友,這時真的很感謝我的學伴,每當我有需求,總是二話不說馬上幫我,學伴幫我尋找兩名沒有設計背景的同學來協助我受測。在實驗的過程中也是跌跌撞撞的,除了研究室的朋友,因為彼此已經相處兩、三個月,當中已經培養了些許的默契,所以在實驗的訪談中算是很順利的進行,但是沒有設計背景的受測者,在實驗的過程中還滿曲折,與受測者第一次的見面,彼此之間很陌生,加上自己本身日語能力有待加強,訪談過程中,無法每次都很了解受測者表達的內容,但也是經過幾次的訪談,我也漸漸學到了表達的方式,不一定只有靠言語才能傳達,有些時候可以以繪畫和觀察受測者的肢體語言,就可以來傳達彼此的想法,在英文的表達上也並不需要很艱澀的英文單子或是很複雜的文法,或許轉換一下傳達的內容方式,跟外國人彼此之間也是可以溝通。這次實驗很感謝幫我實驗的受測者,實驗時間長達一小時之久,日本受測者們都很熱心、很有耐心地幫我完成實驗。
研究室的互動
日本朋友在課後時間都會舉辦一些活動,像是學期初的歡迎會、聖誕節的賓果遊戲、年末的忘年會活動、學期結束的感謝活動等等,藉由這一類的聚餐,是與日本朋友增加情感方式,可能也是在酒精的化學作用下,日本朋友會比較拋下平常的嚴謹、拘束,此時透過談話中,也可以了解日本人他們的生活模式與他們的想法,我們也常藉由吃飯時間,聊聊台灣的文化習俗和日本的不同,算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的方式。
課外活動的學習-文化衝擊
利用課餘的時間到處去看看,體驗當地的文化,像是十月京都的時代祭,京都三大祭典,葵祭、祇園祭、時代祭,而時代祭就是重演當時京都每一時代的風俗民情,例如:江戶時代的風俗及生活,可以看到人們喬裝成當時時代的重要人物,以及可以觀察當時時代人們的穿著打扮,用很有趣的方式來回顧歷史。
跨年時,我們去八阪神社喝除厄酒,一口氣喝完除厄酒,將會除去舊的一年不好的運氣。在八阪神社中可以看到很多人販售著「吉兆繩」,相傳以前的人們會取吉兆繩到八阪神社的白术燈籠取火帶回家,而點燃的繩子不可以在回家的路途上熄滅,傳說中取白术火放在爐灶中煮飯可保佑消災解厄,所以我們也跟著這裡的習俗,點燃一根吉兆繩,保佑今年平平安安。除夕夜時我們也跟著人群來到知恩院聽撞鐘,可以看到和尚們用盡力氣從十點四十分開始撞鐘,約一分鐘敲一下,敲出一百零八次鐘響。一百零八次鐘響是源自於佛教一說,人生有一百零八個煩惱,除夕聽一百零八次的鐘響聲,便可以層層解脫,淨化各種的煩惱。
除了體驗日本的各個節日風俗民情外,特地安排看看世界級建築師的作品,像是安藤忠雄的成名作之一,光之教堂(又稱茨木春日丘教會)。「什麼是人的幸福?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我認為,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摘錄自安藤忠雄自傳)。一進到教堂,就可以感受到教堂的神聖,建築物有著簍空的十字架設計,自然光藉由簍空的設計滲進教堂內,給予冰冷沒有過多修飾的清水混擬土多增加一些溫暖、神聖莊嚴的氣氛,沒有過多的話語形容當下的感受,只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空氣中瀰漫著安詳的氛圍,看著前方的十字架,感受到這一切心靈上的平和。
研修之具體效益
在這次的交換期間中,課堂上學習到專業的能力,必修課程中了解雷射切割機的原理,以及如何運用雷射切割的特點製作出產品。選修課程中的電腦設計繪圖,必須要了解程式語言,第一次接觸程式這塊領域,剛開始也是完全不清楚電腦語言的邏輯,自己寫出的語言,電腦跑不出來,最後,藉由自己去網路上找尋資料,跟課堂老師討論,才慢慢的小有成果。另外,選修課程中的日語課,考量自己本身的日語實力,選擇了中皆班的日語班,老師以日語和英語授課,上課的方式很有趣,偶爾老師會分享日本的傳統文化,課堂中老師會叫我們與同學之間互相用日語對話,在這門課堂中,使我日文大幅的進步。
交換學生的感想
這段期間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之外,課外的學習更是充實,體驗日本的傳統文化,享受京都道地的日本味,探訪京都的神社、廟宇,學習日本人嚴謹的態度,如何用外語跟外國人溝通表達,在生活中碰到困難如何去解決等等,都在這短短的五個月中深刻的體驗及體會。
這五個月走訪京都的神社、廟宇,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對於他們的古蹟文物保存的很完善,即使歷史悠久的神社柱上有些毀損,日本人不願意更換新的樑柱,大多以修復的方式去延續神社的生命,盡量的保存舊有神社的樣貌。在傳統的慶典活動中,寧靜的京都巷弄間,增添了不少熱鬧的氛圍,可以看到有些上班族提著公事包在人行道上看祭典,街訪鄰居相約一起在去參加神社的活動,爺爺、奶奶帶著自己的孫子參加里民辦的祈福活動。我也不例外的一同去參與各項的活動,在每次的活動中,可以感受到日本的文化習俗,也更加的去了解日本,經過了這些的參與中,自己常會思考著台灣的文化與日本之間的差別,會更想要去了解台灣的道地文化,想要更加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文物、古蹟、寺廟等等,思考者如何像日本一樣能完善的保存,如何去推廣、延續我們舊有的傳統習俗,如何讓我們的歷史、地理、人文不只有課本的方式去傳授,而是在我們生活周遭中就可以去學習,這也是經過這次的交換中,我才開始思考關於文化傳承這些的問題。
這五個月雖然很短,但生活相當的充實,藉由與別的國家的學生互動,可以學習到如何跨文化之間的合作,如何克服種種困難,像是語言溝通的障礙,如何勇敢的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這次交換也給予我很多的時間去思考著我哪些能力的不足,哪些方面我還需要再加強,也開始思考著未來的規劃。很感謝有這次交換的機會,讓我受益良多,改變了我很多的想法,這是一段在我人生中特別的經歷,也期許自己的未來經由這次的體驗更加的進步、不斷的前進,加油!
留言列表